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展板_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手抄报_摒弃是什么意思

一、

人生万事,福祸相依。

人这一生的状态就是福祸相依,并且向前推行的过程,而一个人的智慧就是在这福祸相依的不断转换中寻找平衡。

就像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胜时不骄,败时不丧”,用“见相非相”的智慧看到万物背后的发展规则,并且在多变的世界中求取平衡,这就是智慧的体现。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求取平衡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该依照什么样的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趋向平衡,还是依然处在极端呢?

这个依据,就在于自己能否摒弃偏执之心。

《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叫: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偏执心态,才是通达事理的方正之人;有娇柔造作的习气,便不是朴实的真纯之人。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叫做平和为福,正所谓“和为祥气,骄为衰气”,平和是人生一切福分的基础,而偏执刚好是对应平和相反的一面。

摒弃是什么意思_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手抄报_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展板

偏执的人习惯性地单凭自己的个人所见去面对问题,这种人的心性之中虽然有着顽强的特性,但伴随顽强而来的就是超出平常人的固执。

当一个人内心存在偏执的时候,面对事情就不能用谦虚和圆润的态度去接近客观,一个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时,哪怕他本身具备很多学问和才能,或者他本身的智商很高,但这样的人通常会因为自己的偏执而缺乏了寻找正确方式的机缘。

在主观妄为的驱使下,永远错失了接近客观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道家的角度阐述偏执之心对人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是轻举妄动。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发展符合客观规律所为,而偏执刚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妄为。

偏执的特性之中,虽然存在着对一件事情执着的特性,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知其不为而去妄为”,而“无为而治”,则是在顺应客观规律发展的基础上“知其为才去为”。

个人的意志永远不能主导客观规律的发展,违背客观规则的事情很难有好的结果。

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展板_摒弃是什么意思_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手抄报

二、

所以由此可见,去除偏执心,让自身符合客观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境界,而且世间许多塑造大成就的人,都是在摒弃自我妄为的基础上,符合客观规则之后才塑造出的结果。

曾国藩最初创立湘军的时候,就处在非常激进的状态之中,虽说他一心想把事情做好,但是越努力越被动,导致阻碍重重。

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在旁人指点之下,研读黄老之术,调整了自身状态之后,以顺应人性的基础上再去作为时,才逐渐起到效果,最后才有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佳绩。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屏藩。

对于人生来说,名利欲望未能伤害自己心性半毫,但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死抱着偏见不放,才是一个人残害心灵最大的毒虫。淫乐美色并不一定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品德,因为淫乐美色皆出自于人之本性的声色欲望之中,但是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影响自己品德或者阻碍自己品德精进的障碍。

能够建功立业、修养良善德行的,通常是懂得谦虚圆润的灵活之人,在生活中多有磨难,并且惹是生非者,大多是固执己见,即便聪明但是也容易反被聪明误的愚者。

所以说一个人应该审时度势,随时调整自己,避免陷入“我执”的偏执特性之中。

黄炎培先生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摒弃交通陋习 安全文明出行 展板_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手抄报_摒弃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提到方圆处事之道的时候,总是将外圆内方这种状态理解为世故圆滑的粗俗特性摒弃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去理解。

所谓外圆内方摒弃是什么意思,就是放下自己内心偏执的平和状态。

当自己能够坚守人生处事之道的同时,以顺应规则的方式来探索符合自身的法则,这样不仅能避免钻入“我执”的错误问题之中,也能在完善自我品行的基础上,塑造人生功业。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展厅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hanting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