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袭来,“禁足”家中。集聚在城市楼宇中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得不共同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难题。于是,有人分享物资、代喂猫狗,有人阻止治愈者返回,甚至有人向电梯按键吐口水。当疫情放大温情与冷漠,“邻里关系”这个被漠视已久的话题再度浮上水面,这让我们思考,疫情过后,能否重构城市邻里关系?
这些年,城市居民对于“空间距离缩短,心理距离疏离”,已经完成了从接受到奉行的转变。孤立地生活在城市中,与他人保持应有的距离是守则,也是尊重。邻里交往越来越成为城市社会关系中缺失的一环。
疫情的暴发,让不少人开始审视这种生活状况:了解自己的对门吗?如果有需求,能够敲开他的门吗?如果有紧急情况,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吗?——不知还有多少人能一口说出确定的答案。
人性的善恶和邻里的修养,在这场突发的疫情面前表露无疑:有的人隐瞒了自己的踪迹,导致邻里感染;有的人将垃圾随意堆放在自家门口,导致上下楼住户感染;有的人随意吐痰,导致邻里关系恶化;有的人揭发邻居无关紧要的隐私;甚至有的人直呼疫情结束后要换小区,远离令人心寒的邻居……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演化。现代社会不再是单一割裂的小农经济,而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信息社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交织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显著。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拥有健康的互助型邻里关系多么重要,毕竟,我们不可总是仰仗陌生人的仁慈与善意。
所谓“非宅是卜,惟邻是卜”。邻里友爱互助邻里,是疫情环境下最本能的需求。把“邻里就是家人,邻里就是朋友”的理念,外化为一种生活常态和行为方式,才能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也给邻里提供安全的环境。
2020年2月25日,在长沙八方 社区睦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理发师为一名小朋友提供爱心“义剪”理发服务陈泽国/摄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邻里互动,是疫情严峻形势下最有效的联结。“如果您愿意,我想认识你”“尽管我们不熟悉,但我没有忘记你”“如果你需要,我就在隔壁”,让邻里相识成为邻里互动的先决条件,通过相互的动态交往,打好邻里互助的感情基础。
人到难处邻里来。邻里互助,是疫情中最温馨的关爱。微信朋友圈里有邻里的信息邻里,通讯录里有对门的号码。只要邻里有需求,如有余力请应答。让关心和帮助邻里成为一种习惯,逐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
邻睦风亦暖。邻里志愿,是疫情中一股温暖的力量。疫情之后,应在社区的倡导和组织下,建立由楼群热心人、有专业特长的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重点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失业人员、心理缺陷人群提供点对点的志愿服务,对需要特殊帮助的住户进行一对一的救援,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邻里关系来解决住户的实际困难。
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千金不换。疫情过后,能否让新型邻里关系成为中国人重塑人际关系的选择?
韩剧《请回答1988》里铺展开的温情社会,亲如家人的邻居们填补着生活的缺憾,治愈抚慰了很多人的心。剧里的友情、信赖、理解和爱,也曾是国人过去的记忆,因此引发了广泛共鸣,在豆瓣上,44.7万名观看者打下了9.7分的高分。
疫情之中,或是分享过一捆蔬菜,或是照料过一只宠物,或是志愿在小区门口值岗,或是自愿承担过消毒任务。不论大小,望能记住困顿和无助之时递送的温暖,留住大难教给我们的善意与团结。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展厅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hanting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