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问言 大长腿_大言不惭_夏凉帽大帽言怎么勾

参考图片

开元年间,张九龄为相。

张九龄此人历来备受推崇,万众敬仰,认为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不少史学家认为,张九龄在朝廷中枢任职期间,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被称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当时的一些大v更是连篇累牍,为他大唱赞歌。譬如大诗人王维、杜甫都作诗赞美他。尤其是超级大v杜甫,早年想把歌颂张九龄大作品呈献给他,结果未能如愿,到了晚年追忆起来,还觉得可惜。杜甫的这首诗比较长,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先抄录如下: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

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

一阳发阴管大言不惭,淑气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

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千秋沧海南大言不惭,名系朱鸟影。

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

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看看诗圣同志这么肉麻的赞颂:“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简直把张九龄当作下凡来拯救人间的神仙,品德高尚到无人能及的境界。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任何一个人的外表,一个王朝的史册,看所谓的正史,都是道貌岸然,正义无私,一旦撩开这一层华丽文字的表面,内里却又是另一番让人唾弃的模样。

譬如张九龄最让人称道的不畏权势,从不趋炎附势。从表面上来看,张九龄的确和当时红得发紫的皇帝小舅子杨国忠没有私交。是张九龄果真不屑于搭理杨国忠?还是张九龄果真人品贵重堪称君子?

在杨玉环成为贵妃,玄宗专宠之后,杨国忠立马火箭般提升起来,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不止是和张九龄这个宰相平起平坐,而是比他更有权势。所以,京城文武百官都来杨府巴结讨好,以求升官发财。偏偏张九龄从不去杨府,更不和杨国忠私交问好,引发杨国忠的不满。有张九龄亲信的官员就提醒他,说老丞相呀,人家杨国忠可是皇帝的小舅子,权势熏天,你若不讨好一下,别吃大亏咯。

咱们还是听听张九龄同志自己怎么说吧。

对于自己这位铁杆亲信,张九龄难得说了大实话。他说,现在捧着杨国忠的这帮人都是“向火乞儿”,也就是烤火的乞丐,看着人家火了,就像乞丐一样凑到跟前取暖。且不说这帮乞丐人品如何,你有没有想过一盆火再暖和,也有烧完灰烬的时候。那个时候,这堆火还暖和吗?还能烤吗?现在来看,已经如同冻裂的尸体仍在沟壑之中,祸端不远了。

果然,到了后来到安史之乱,只要是和杨国忠贴的很近的官员,无不开刀问斩,祸及宗族,张九龄自然还是“德高望重”、“威名大震”了。

揣透官场厚黑学的张九龄,在皇帝面前,却是另一番模样。一会儿谏言犯上,引起关注。但所谓的谏言几乎都是皇帝心里也琢磨要办的事,所谓瞧不上杨国忠为祸作乱,却在杨国忠当权时候压根没谏言皇帝废了这等佞臣。所有的谏言,也都是选择性为自己扬名的表演罢了。

每次见到皇帝,一定要把自己的气场十足的形象表现出来,特别是站立文武百官中间,更是故意与众不同,结果让玄宗皇帝觉得老张“风威秀整”,连自己也觉得更有要精神头。

实质上,张九龄的“秀”也罢,表演也罢,终归还是为了名利场不败而已,至于能成为一代名相,的确要佩服他老人家的精湛演技和察言观色入木三分的本领了。【前卫原创作品 源自古人杂记 请君洁身自好 请勿抄袭剽窃】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展厅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hanting688